铜场Tproject

​未知向量2021 多空间展览开幕

 二维码 7
发表时间:2021-05-12 23:50




图片









图片

未知向量2021展览之一“潮间带”于5月10日上午10点在铜场空间开幕,现场由铜场计划负责人金亚楠、未知向量策展人代表奚天豪、艺术家代表喻志冰洋、策展人刘畑发言,并由陈南汐、段馨、谢闻、奚天豪四位策展人共同为公众导览。









金亚楠
未知向量是由铜场计划策划的“多空间”展览及活动项目,部分已于4月2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将持续至6月10日。未知向量是继去年“空间声音”   线上声音项目后,铜场的再一次“多空间”尝试,并通过展览项目的方式关联空间下的多种现实关系,构建一种空间中的中间地带。

本次展览得到了杭州三尚当代艺术馆、BY ART MATTERS RESIDENCY之驻以及意大利佛罗伦萨的Chiasso perduto空间的大力支持。同时未知向量也已经在杭州、深圳、北京各个场所以及多家线上合作平台进行着七场对公众开放的“阵风”活动。

本次展览共涉及到六十位艺术家及艺术小组,他们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七个院系、四川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法国尼姆美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意大利米兰国立布雷拉美术学院、荷兰乌特勒支艺术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意大利艾奇米亚珠宝设计学院及已经从各大艺术院校走出来的艺术家们。       

自2020年11月起,本次展览特别邀请的四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策展人与铜场策划组成员一直在保持密切的工作关系,并通过邀请、推荐及网络征集的方式,从两百多位艺术家中选择了目前的艺术家与我们进行工作。








奚天豪

除了多空间尝试,今年未知向量展览也第一次引入了策展人机制,这同时也是我们四个策展人各自第一次的策展尝试。“第一次”不是一个特别值得炫耀的时期,这只能说明这些个人还很嫩,而且带着些许初次尝试时会有的贪心与莽撞来做事情,最多算是具有某种似是而非的纪念意义。

去年末,在和铜场策划组的同学们开会时,我们决定还是选择沿用“未知向量”作为整个展览活动的主题,这个名词本身可以说是一个“感觉什么都可以,可是又好像什么都不是”的一种万金油式的主题,但是它在最初被提出时的确面对了雕塑系与公共艺术学院合并这一具体的历史现象,并对此做出了非常精确的描述。可是当我们在第三届继续沿用这个名字时,绝不是为了打造一个名为“未知向量”的IP,而是要去直面这个在今天已经变得空洞了的概念本身,看到它所代表的历史问题。

向量是一种如果不借助坐标系就无法表达的东西,而未知向量就是向量遭遇了这样一种情形——原本得以用来构筑自身的体系突然消失不见了。不知道什么缘故,总之它失去了认识自身的外在手段,但向量还是那个向量,它的物质属性并不会因此消失不见。大小还在,只是我们无从测量;长短也有,只不过我们没法辨认。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困境中,身处其中的个体又如何能够构建起对自身的认识?这将是“潮间带”与“负隅”这两个展览试图在“2021年未知向量”的结构中试图去回应的问题。

在一开始的方案设想中,我们试着能够在展览中去构建出一种艺术理想的模型,一个倾向于令自身消失的艺术,就像坛城沙画最后被倾倒入河流中,在类似潮水涨落的运动之中艺术似乎也将达到一种它的完成状态。但这异常地艰难,就像我们用手指蘸着水在纸面上画画,希望尽可能少地做出一些生产性的东西,尽管在水蒸发后几乎留不下任何画面,却依旧会不可避免地在纸面留下一些类似伤疤的痕迹。以至于,我们在面对参展的作品时,它们呈现出一种共性的特征:试图逃离,却只能化身为墙体上巨大的出口标识;意愿触碰,却又偏偏被阻隔在咫尺的距离;想要轻盈地上升,结果迎来的却是冷漠又隆重的葬礼。它们是一种近乎化石的遗存,的确有一部分东西消失了,化作了美好的意愿,但残留在展厅中的却尽是那些更为沉重的、不可被消解的硬块部分。









喻志冰洋

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对这段为期15天的感受。   


首先很感谢四位策展人能给我这个机会来到铜场进行现场创作,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在离开重庆的区域有展览的机会,也是第一次进行现场式的创作。   


这当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经历,包括我自己晚上在铜场打了一个木椅子睡觉,又或者是在国美校区里像一个清道夫一样去垃圾堆里找材料。融入铜场的空间中,包括融入国美的这座学校里,我这次是完完全全的带入进去了。   


其他来讲,这段时间也认识了不少的朋友,也有一起聊过天。我觉得处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比较活跃地想做一些东西的环境里很舒适,大家在作品里的想法啊,思维啊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得以呈现。我们就抓到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然后回头来自己做东西时可能会获得不一样的想法。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看展的时候不需要把它当成一个严肃的展览,这当然也不是说这是一个不严肃的展览,我觉得更多的把它当作一场实验,或者大家聚集起来做的一场游戏,谢谢大家。








刘畑

我希望可以起到一个作用,就是和各位介绍一下,眼前这个展览、开幕背后的某种结构和机制,可能也是推动事情发生的虽然微小、但有意义的源起。


首先呢,我们的空间是“铜场”,在学院内,但实际上从我最开始知道它的时候起,它对我来说,就一直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一片“飞地”,学院内的飞地。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铜场、未知向量、潮间带,它们可能是在说同一回事,关于包容性、丰富度、未知、创作和多样性……


所以,尽管刚才策展人们给出了对自己工作、主题等等非常严苛的自我批判,但我觉得,像“未知向量”、“潮间带”这样的项目,可能它不是一个主张鲜明的论题式的主题,而是一种“有寄托的主题”。那么,我们寄托的东西是什么?


我在来看展览之前,心里面其实暗暗是有一个标准或者说期待的,就是:它是否足够“野生”?那么我觉得在现场,是能感觉到一些超出常规框架,超出一般性的认知和刻板的东西。这也相应于“飞地”的存在。


所以,在这里首先要祝贺一下四位策展人,他们作为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展研)研一的同学,其实很多都是第一次独立策展。我相信,这一次他们都充分感受到了策展的“妙处”和“难处”。不过前两天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说:我们这次展览,做得像个双年展呢,我们有六七十个艺术家……(笑)这里面有一种可能自己不知道收放的、甚至是有一点点失控的感觉,也是接近野生的状态,我想这也是一个非常美妙的经验。


这让我想到很久以前,我第一次带展研同学们来铜场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基本概念,就是:策展专业应该起到一个作用,去进行一种“校园田野”——这个野和野生的野是同一个野——串联起各个分隔的系科。因为其实纯然的野生是不存在的,但可以有一种“互为野生”的状态。我们要有某种力量,把各自在相对的所谓“专业”范围内发生的东西,互相作为一个“野/外”来观照,在这个观照、连接中产生出一些全新的碰撞、化合作用。


当时来到铜场之后,因为铜场的英文叫“Tproject”,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微信群,名叫“TP-link”,群里的人是展研同学——他们中的四位,就成了这次展览自告奋勇的策展人——加上铜场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也来自院校里的不同的系科专业,甚至包括史论、建筑等等,而这次的展览,也进一步link到了更多校外以至国际艺术家的参与,所以,在此也祝贺这些在这片“潮间带”上,构成不同link的这些“向量”们,这让我们对这个TP-link怀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这背后的寄托,可以延续下去。












未知向量2021展览之二“负隅”于5月10日下午2点于三尚当代艺术馆开幕,现场由策展人代表谢闻发言,并组织四位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为公众导览。









谢闻

在这个项目之初,我们分别都做了一个策展方案,但过程中不断在作品、空间、方案、布展现实之间来回考虑,最后三尚和铜场两个空间都呈现了非常不同的面貌。铜场“潮间带”空间是一整个极大的,形象化的,有奇观性的模型。但在三尚就只有作品、作品关系和方案概念,这边每一件作品都处于人身体尺度的空间中,因此也更能让作品的自我陈述发生。


三尚的主题“负隅”来源于成语“负隅顽抗”,隅是角落、边缘,这个词描述老虎盘踞在山上,抵御前来捉拿它的人。


刚开始时,我们常常期待能够解决一些重要、实际的具有现实意义问题。但展览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我们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尝试操作,经常不得不触底反弹。我们不断进行批判,或某种解构的尝试,这当中有对某种至高至深的期待,但做方案过程中也发现这种期待的外在性。这三个板块尤其是甬道,提醒自己在二元、两端之中,在一种被建构的东西下。   


这就是那个隅最直接的来源,一种限制,也是一种支持。“负隅”处在这个成语之中,本身带有顽抗意味,“顽”是一种无知和愚钝,实际上“负隅”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表达,它不激进,相对激进的是三个具体的板块:甬道、碑林、野长城。甬道在最开始就作为通道把展览内外连接起来;碑林指向了一种日常的,被纪念碑镇压的异质、松散和脆弱;野长城是被遗忘的中心。三个板块都指向更具体的持续地经受的负隅状态。













未知向量2021展览之三“斜眼 looking awry” 于5月8日下午3点在BY ART MATTERS RESIDENCY 之驻、Chiasso Perduto开幕,现场由艺术家组织导览和线上漫游佛罗伦萨活动组成。通过连线对话的方式体现两个空间的差异性。





BY ART MATTERS RESIDENCY 之驻

展览现场






Chiasso perduto驻地空间
展览现场






两地正在同时进行驻地创作,后续内容敬请期待






潮间带

展期:5.10-6.10
地点: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0号楼2楼 铜场空间

平日开放时间:13:00-20:00(周一休馆)
校外观展开放时间:周六、周日 13:00-20:00

策展人:陈南汐 段馨 谢闻 奚天豪

艺术家:刘莹 汤颖 魏夏子 方溢炀 喻志冰洋 呷饱 旁一 陈欣 许佳琛 赵润东 南山金皮皮 谷梓阳 尹思桐 庄睿哲 赵可 周承昊 高泓烨 欧杨心怡 翟宇辉 史雨晴 我在游泳 周宇越 王之月 刘易 武希文

负隅

展期:5.10-5.23

地点:三尚当代艺术馆(中国·杭州市延安路52-2号)


平日开放时间:10:00-17:00(周一休馆)


策展人:陈南汐 段馨 谢闻 奚天豪


艺术家:常维静 尹思桐 康凯雯 erzhuo 徐思捷 王艺蓉 林潼 荆可雅 俞菲尔 彭胤瑞 岳艭 许伯阳 南山金皮皮 余佳玥 洪可欣 赵一文 林灿文 杜文婷 高升 翟莫梵 surfing the surface(刘炜彬 王嘉辉 申一涵) 叶雨仪 Kanes&安阳&3ASiC


展览论坛 : 走不进也出不来


“展开与合上这是个问题。公开展览与私下假想是实战与演习之根本区别。


策展人现场公众导览以及艺术家对谈。


论坛时间:5.15 14:00-16:00


地点:中国·杭州延安路52-2号三尚当代艺术馆


斜眼Looking Awry


常设作品展览:2021.5.8-5.23 10a.m-8p.m
驻地行动:2021.5.9.-5.14
活动日:2021.5.15 15:00-20:30

BY ART MATTERS RESIDENCY 之驻

中国·杭州天目山路398号天目里17号楼1F


Chiasso perduto驻地空间

意大利·佛罗伦萨·Via dè Coverelli, 4r,Firenze

   

项目发起人:崔黎   曹志昊

艺术家:常宇岑 崔黎 曹志昊 齐亭婷 吕晓凯 赵可 朱丽瑾 Caterina Dondi(意)




获得更多展览信息及参观方式请点击以下内容


即将开启 | 2021 · 未知向量

未知向量|斜眼 looking awry

未知向量2021 | 负隅

未知向量2021 | 潮间带

阵风现场 | 公园:喻志冰洋

阵风预告 | 003号:蒋雨龙

阵风预告 | “一起耕作吧” 北京:吕彦瑶

无名之地:张炜 5.16 14:00—16:00pm

展览论坛:走不进也出不来 5.15 14:00—16:00pm



















联系我们

Xiaohongshu:铜场T-projec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铜场Tproject
Weibo: @铜场T-project
e-mail: tproject2017@sina.com
website:www.tproject.cn
website qrcode

手机版网站

网站手机版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十号楼(象山路352号)

Building.10 Xiangshan Campus CAA (No.352 Xiangshan Road)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Organizer
Academy of sculpture and Public Art of CAA
微信号:Tproject2017
WeChat:Tproject2017
联系邮箱:Tproject2017@sina.com
Email:Tproject2017@sina.com
function setup() { createCanvas(710, 400, WEBGL); } function draw() { background(250); rotateY(frameCount * 0.01); for (let j = 0; j < 5; j++) { push(); for (let i = 0; i < 80; i++) { translate( sin(frameCount * 0.001 + j) * 100, sin(frameCount * 0.001 + j) * 100, i * 0.1 ); rotateZ(frameCount * 0.002); push(); sphere(8, 6, 4); pop(); } pop(); } }